芷园里,崔衍知面前一杯新茶。

       新绿青翠,似乎烟气儿都泛淡淡的绿,明明是茶芽,花香扑鼻。

       这叫财大气粗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一喝就知,“云茶今年已出新茶?”

       “早春新品,前些日子下雨,天公作美,出芽成功。”节南也就只能闻茶香。

       小柒不在,王家请来的却也是三城最好的大夫,只是规矩太多,各种古古怪怪的忌口,连茶都被禁了。

       忽然,节南眼睛一亮,“难得没人盯着,崔大人那杯就让给我尝鲜吧。我其实也没那么爱喝茶,但什么都忌口,嘴里淡出鸟来了。”

       崔衍知看节南馋猫样儿,连“淡出鸟来”这样的话都说,不禁好笑,端起茶杯,在节南充满希冀的注目下,慢悠悠自己喝了。

       节南眼神顿凶,随之却是泄气,“小气。”

       “我也盯着你的。”崔衍知丝毫不动摇。

       他对她的喜爱,并没有减少半分。

       他还遇得到这样的姑娘么?

       “延家的事,你可知道了?”

       节南受伤的事,王泮林并未隐瞒,早在和崔衍知制定剿匪计划时就告诉他了,他听得心胆俱裂,想不到延夫人对亲生女儿竟做到如此决绝的地步。但他没立即来探望,憋着一口气要打个大胜仗,完成最后一步,将延家母子赶出南颂,不能让节南白白折骨流血。

       节南略一点头,“还没恭喜你,升任湖州提刑。”

       提刑官,四品衔,手下有武官,可以动用地方兵力,还兼管当地农桑事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的升职,是平定鬼泊帮水贼的论功行赏,同时意味着崔相在朝堂地位的重新稳固,压制了延党势力的进一步扩张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没有得意,“我只是执行王九郎制定的作战计划,可惜他无功名在身,又不让我向皇上提名举荐。”

       “算了吧,同样的计划让他自己去执行,势必变成兴风作浪,崔大人才是最合适的执行者,因你懂得把握分寸,熟知官场规则。显然他有自知之明,计划好定,执行的人却要有智慧,既能贯彻始终,又不会不知变通。”此人,非崔衍知莫属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看似顽固,却能接受她桑节南,还能接受王泮林,最终战在统一战线,足以说明一切。

       同样是正经读书出来的,节南就不觉得刘睿会成为另一个崔衍知。

       对节南的真心评价,崔衍知不过淡淡一笑,“今日我除了来探望你,还有一事。”

       节南猜,“玉真姑娘有消息了。”

       崔衍知心叹她聪明,“昨日收到她来信,已随盛文帝去了大兴府。”

       大兴府是大今都城。

       据闻,红叶观的大火毁了龙首之气,大今反对迁都的呼声更高,以至于盛文帝只好打消了念头,终于将亲王府里的九宫美妃搬去都城。

       而伴随盛文帝身旁,同去大兴府的第十位美人,大今史册称之茴妃,茴贵妃,某位重臣之女。

       不久后,延文光家乡将送来崔玉真病逝的消息。

       世上,从此,再无崔玉真。

       这时,节南却有些愧疚,“她终究还是放不下。”

       作为兄长的崔衍知,倒比节南豁达,“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太后寿辰上踢蹴鞠的六妹,过去那些年她不曾活得痛快,所以,如此甚好。”

       崔衍知没说出口的是,其实节南和玉真挺像,抛弃过往的方式皆毅然决然。。

       节南笑了笑,“崔大人——”

       “我虽说过不想当你姐夫,但如今,自认可以担你一声五哥。”崔大人这称呼太刺耳。

       节南微微睁眸,褐瞳流转,虽然没气力活泼起来,反而显得认真,“崔五哥。”

       崔衍知应道,“六妹妹。”

       他失去了一个六妹妹,得到了一个六妹妹,如此也甚好。

       节南为崔衍知那声六妹妹一怔,随即眼角湿润。多好,她的亲人还有那么多,帮她接骨长肉补血。世道艰难与否,日子好过与否,只在用心。

       “崔五哥何时到湖州上任,妹妹可赶得及送你?”节南笑问。

       “三月初一出发,今日就算作别。”托节南和王九的福,南颂应该会太平一段时日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喝完了茶,大步走到竹榻前,突抬手掌,慢放上节南的头,轻按一下,“早些痊愈。”

       说罢,转身就走。

       崔衍知走得很快,节南眨眼就看那背影要转不见了,眼泪立刻滑出眼角,大声送他,“五哥也保重。”

       人影已消失,只有他挥起的半只青袖,扬风,晃动一片青杏绿枝。

      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