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白从踏足影视圈之后,倒也没什么绯闻,唯一一次被酒店监控拍到已经被提前公关了…

       负责这些工作的就是李云迪。

       挺无聊的。

       终于接到了大活!

       ‘文坛’集体怼上了白小飞,原因就是《三重门》…

       经过不温不火的两个星期,上市第三周,《三重门》总算开始大卖了,当周销量直接破两万,占据了畅销榜榜首。

       看得人多了,质疑的也就来了。

       有人质疑是不是代笔,李云迪晒出了底稿;

       有人质疑圈钱,李云迪把图书定价的基本规则解释了一下,定价十二块真的不赚钱,就连出版社都不怎么赚钱;

       有人质疑文学性不够,李云迪按照小白的意思说了,这本书就是为了祭奠自己的青春,没想往文学的路子上走…

       一步一步退让,结果还是有一堆文学评论家开始集体发威了!

       针对白小飞还有《三重门》看各种口诛笔伐!

       最离谱的是央妈的《名家》,居然请来了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桦,让他对当下图书市场进行批判,简而言之,就是批评白小飞。

       白桦不失众望,对白小飞狠狠批评了一通,说他是搅乱图书市场的罪魁祸首,还说他写的东西完全就是一窍不通,玷污了纯文学,玷污了文坛…

       最后总结道:“文学现象,根子在文化环境,而如何改善社会环境和改良文化氛围,我觉得首先就要杜绝这一类人的出现!”

       言辞很犀利啊!

       李云迪看后火冒三丈,妈蛋,他老板明明已经说得很清楚,出版《三重门》只是为了祭奠自己的青春,怎么还揪着不放?

       央妈也是,跟着凑什么热闹?

       上午,徐助理转达了白小飞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李云迪立刻就懂了。

       “针对这几天网上对《三重门》的热议还有对白小飞导演非议,我有以下三点想说。

       作为我本人,非常讨厌以身份作者,每个优秀作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人,哪能分类。

       同一年生的就是一类,卖猪崽呢。

       很多人说《三重门》不是纯文学,坚持认为混迹文坛的人写的东西才算文学。

       这点是错的!

       文学和电影,谁都能做,没有任何门槛。

       某些人所谓文学评论家就非常愚蠢,对畅销书从来置之不理,觉得卖的好的都不是纯文学,自己卖的不好,就埋怨读者煞笔,就丫一人清醒!

       书卖的好不好,和文学不文学没多大关系。

       比如《名家》请的那位白烨,行文罗嗦,观点重复,很没有灵气和文采,我要不是憋着要说两句,真是没耐心看完他写的东西!

       所以,可以想象,他要写一小说,势必要花去一万字描写一棵树。小说卖不好,肯定又要觉得这年代阅读风气出了问题。绝对是便秘怪马桶。

       还有,一些人动不动就‘文坛怎么样’、‘文坛什么的’,‘要进入文坛必须要怎么怎么’,听着怎么像小孩玩过家家似的。好像必须要他们一点头,你丫才算是进入了文坛。

       再说一遍,我们从来没想进入文坛。还有,劝告各位年轻人,文学就是认真的随意写,文学是唯一不能死磕和苦练的东西。更不能如虚伪的大多数前辈们一样。文学的最危险境界就是,着实虚伪,但自己还觉得自己特真诚。”

       ……

       此片博问一出,立刻引发了一堆人评论。

       大部分网友认为说的很有道理,互联网时代,最喜欢做的就是把那帮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拉下水,剥光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,与民同乐!

       于是,一帮评论家更加痛心疾首,他们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
       有几个文联主席甚至怒砸办公室!

       啧啧,心理承受能力太差,想想小白,当初太白要封杀他,一堆网友怎么骂他的?

       只能说这帮人在自己的圈子里呆的太久了,接受的都是马屁还有吹捧,完全忘记了还有人看他们不爽!

       所以,当陈大师发现自己的旷世之作被改编成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》并成为娱乐的真正热点时,他愤怒的骂胡戈:我觉得,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。

       隔着屏幕,你能看到一位老艺术家的痛心疾首。

       在陈老师的认知范围内,媒体是来宣传电影的,记者是鼓掌叫好的,版面是为专访预留的。

      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剪辑师搞乱自己的电影盛世!

       网络和网民到底是些什么鬼?

       这帮人真的应该给他们普及一下什么叫互联网!

       ……

       “别特么动不动就文坛怎么样,文坛算个屁,矛盾文学奖算个屁,纯文学期刊算个屁,一堆人凑在一起整个组织就叫文坛了?能不能认真写点东西,别非黄既暴,内心比年轻人还骚动,还文艺圈、文坛?坛什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,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