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眨眼,十一月已经过半。

       周四这天是难得的艳阳天,没有萧瑟的秋风。

       校园里的落叶在连续几天的突击冲刺大扫除下,很难见到踪影。

       上级单位对棠梨八中的视察终于到来。

       当李东红站在讲台上,面带严肃强调课堂纪律等注意事项时,方年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同学都松了口气。

       他也松了口气。

       连续六天的大扫除,终于结束了。

       “我最后再着重提醒大家!”

       李东红敲着讲台道。

       “今天的视察学校里面很重视,一定不能出差错!”

       “尤其是我们高三年级,更重要的是我们174班,视察的领导必定会来看看!”

       “玩手机、mp3、mp4、看小说的,今天都给注意点,被抓到的话,别怪我不客气!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李东红絮絮叨叨的在晨读时说了一堆注意事项。

       再三提醒班上所有人注意。

       从第一节课开始,174班的所有同学都能发现上课的老师明显比以往更加严肃。

       连讲课幽默的朱建斌在第一二节数学课上都没怎么有笑脸。

       一板一眼的讲课。

       第二节课后的跑操更是直接取消了……

       一群同学伏在栏杆上,李安南奇怪的问:“诶,老方,你觉得为什么不搞公开课?”

       “就是,之前确定的是语文公开课,重复的讲了好几天。”

       “班主任很难得的认真讲课。”

       王成和李军也跟着说道,然后都看向方年。

       迎着众人目光,方年摊手道:“我也猜不到。”

       其实方年更想说,这几天的语文课重复讲了什么他都不知道。

       他现在一门心思埋在理综上,根本没心思顾及到语文这种科目。

       不是方年吹牛,李东红讲课真不怎么行。

       高三还好点,会亲自上几节课。

       高二的时候,由于棠梨八中推广所谓的远程教育,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合作关系从省城名校师大附中下载授课视频,然后投影播放给学生看。

       于是李东红的语文基本就没再亲自上过课。

       这种形式的‘远程教育’,效果是可以预见的差,以至于174班的语文成绩很落后。

       “看老师们都挺紧张的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视察。”

       李安南感叹了一句。

       “不知道,反正我觉得上课太无聊了。”

       “虽然不用大扫除了,但上课动都不敢动,生怕有人从后门进来。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从老师到学生都比较紧张。

       不过方年不大在意,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。

       这种视察大多数时候都是走过场。

       视察级别也不会太高,顶多就会是副主任科员甚至就直接是科员来。

       无非是完成一些必要的流程。

       不过该来的还是来的,上午第四节课,全校所有班级的班主任都收到了通知。

       然后立马去班上告诉所有学生注意。

       但整个第四节课,乃至到午饭时间,教学楼这边都没有什么人过来。

       在食堂吃饭时,方年猜测,应该是跟那些隐约记得的视察一样,只走了个过场。

       在校领导的陪伴下,你好我好大家好……

       …………

       …………

       “…%~!”

       第五节课上课后不久,伴随着一阵嘈杂的声音,校长带着几个人从后门走进了174班的教室。

       “李老师,不好意思打扰一下,我们来听一下课。”

       很显然,李东红没有接到任何通知,且毫无心理准备。

       这节课他甚至只是在复习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。

       都不是之前讲了好多遍的古诗词讲解。

       李东红严肃的点点头:“同学们,我们翻到课文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课堂上略有些纷乱。

       方年也跟着拿出了语文书,收起了正在复习的物理。

       “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下,李白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。”

       李东红下意识的按照了自己讲过几遍的方式来授课。

       这个突发的事情,让他有点措手不及,只能临时按照之前的流程进行。

       在这之前本应有一些铺垫,但李东红略去了。

       因为来不及。

       原本按照流程的话,应该会是班长李雪举手回答问题,但在李东红希冀的目光中,教室里无人举手。

       李东红一下子尴住。

       不只是他,包括八中校长在内的这群‘不速之客’也都尴住了。

       这个时候八中校长是很想说话的。

       本来好好的走个过场,中午大家都推杯换盏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了。

       结果,饭后这帮视察的领导一点都没客气的表示,讲说要去随机旁听高三年级的授课情况。

       不得已校长才带着他们来174班……

       李东红脸上的半点笑容收敛,望向台下,想发脾气又不能发,只好闷闷的道:“既然没人主动的话,那么我来点名。”

       最后李东红的目光停顿在174班语文成绩最好的方年头上。

       “方年,你来回答一下。”

       李东红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方年身上。

       之前的准备一时都用不上。

       要是正儿八经的公开课的话,谁举手,谁回答,老师都会一一安排好。

       现在是临时的随机旁听,偏偏还都是领导……

       此时方年心情有点怪异,他没想到李东红会把希望放在他身上,因为他一直就没听过语文课。

       李东红应该心里有数才对。

       心道:“还好这首诗,曾经看过那位老教授的视频讲解,斗胆借用……”

       方年站起身来,面带微笑,不慌不忙的道:“《将进酒》的将在古代有两个读音,念qiāng的时候,就是请的意思,将进酒就是请饮酒,所以这是一首劝酒歌。”

       “我们都知道,李白不仅是会喝酒,他也会劝酒。”

       “他把劝酒都能劝出诗来了,我们来看他是怎么劝的呢,他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”

       “开始起笔就用两个排比句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这两句说的是河水不倒流,光阴一去不复返,再不喝就来不及啦!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后面这两句还是在劝,三杯酒下肚,开始亢奋起来,说喝吧喝吧,我有的是钱,在座的各位你们只管喝酒好了。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而且李白特别的自信,你看底下,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会这个字在唐朝说的是必须的意思,他说在座的各位,不喝就不喝,一喝就要喝多少啊,三百杯!”

       “一开口就把别人给吓到了,把杯子都给放下了。”

       “于是李白就开始点名了,说岑夫子,丹丘生,请饮酒,杯子不要停下来。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最后李白又说,儿子,你去把我的五花马拿去换酒来喝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李白这首饮酒诗,充分的激昂,且亢奋,大气奔涌,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奔腾浩瀚!”

       一开始,听到方年说什么喝酒之类的话后,本来李东红还想叫停,但听下去之后,颇觉精彩,便没有叫停。

       当方年说完后,教室里立马响起了呼啸的掌声。

       不仅仅是同学们,连来旁听的领导,包括八中的校长都拍起了手掌,脸色虽然还是很严肃,但明显都有所松动。

       “讲得不错!”校长说了一句。

       接着一行人离开了174班。

       远远的传来校长的声音,讲说这是我们八中的第一名……

       ……总之,欢天喜地的不会是当事人。

       方年没觉得有什么,但174班的同学觉得很了不得。

       恨不得传遍世界那样。

       于是便有好多人来骚扰方年,好在少年们的激情热度不会太高……

       ======

       破碗不求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