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泰微微一怔,无奈摇了摇头。

       十年磨一贱,一篇篇惊世骇俗的佳作下来,他已经是名声大噪的诗词大家,文坛领袖了。

       目光扫向远处欢呼雀跃的学生和百姓,王泰微微沉吟,随即说了出来。

       “有笔墨纸砚吗?”

       宋时烈赶紧摆摆手,一旁的官员立刻抬了桌子上来,笔墨纸砚赫然在目。

       王泰拿起笔来,蘸墨立刻就写,毫不犹豫。

       宋时烈和金集等人面面相觑,都是暗暗心惊。

       这个王泰,难道真的是七步成诗的天才?

       或者,他只是旧词重题?

       “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

       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写完,对一旁的高名衡示意了一下。

       “高大人,请拿开写好的纸张!”

       高名衡懵懵懂懂,拿开了写好的纸张。

       王泰提笔继续,很快第二首诗挥就。

       杨震赶紧拿开,宋时烈等人上前,只见上面却是另外一首。

       “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

       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假意思索片刻,目光看向楼外的滂沱大雨,继续挥笔。

       “大雨落仁川,

       白浪滔天,

       江华岛外打鱼船。

       一片汪.洋都不见,

       知向谁边?

       往事越千年,

       汉武挥鞭,

       东临苍海忆先贤。

       风雨如晦今又是,

       换了人间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放下狼毫,轻声一笑。

       “三位先生,这是我的新词,每人一幅,要是你们不喜欢,我就只有送给这些学生们了!”

       只是诗词剽窃,这么简单的事情,动动脑子而已,又不是真写,反正他脑子里多的是。

       “殿下天纵奇才,纵然是曹子建、李太白也难以媲美。老夫佩服之至!”

       金集瞠目结舌之余,拿起了一幅字,却是那首求贤诗。

       “殿下之才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在下愧领了!”

       金尚宪也是赞了一声。七步成三诗,也只有堂堂中华之地,才有这样的风流人物。

       宋时烈拿起了《浪淘沙》,深揖一礼,心头震撼至极,一时语塞,说不出话来。

       他自诩才高八斗,朝.鲜文坛泰斗,今日一见,望峰息心。七步成三诗,放在他身上,七百步一诗,恐怕也是力有不逮。

       “各位,我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位是新任的朝.鲜第一任巡抚高名衡高大人。后面的冯子厚、刘古法等 135 名贤达,都是他的麾下官员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笑呵呵,向三人介绍了起来。

       朝.鲜第一任巡抚?

       金集三人心头巨震,王泰却不管不顾,继续说了下去。

       “中华和朝.鲜同文同宗,都尊中华礼制,朝.鲜实乃中华故地。如今朝.鲜归于中华,也是理所当然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看着眼前的三位朝.鲜领袖,满脸笑容。

       “诸位都是儒学巨匠,应知朝.鲜之地,中华之孤竹国也。周王封于箕子,汉分为三郡,晋氏亦统辽东。隋炀帝三伐高句丽,唐高宗屡次大战,终于平定高丽,置安东都护府于西京,督兵驻守。后中华内

       乱,高丽王朝和李氏朝.鲜先后割据。”

       楼外风雨大作,王泰徐徐道来,金集等人面面相觑,心里都是凉了半截。

       果不其然,朝.鲜要回归中华了。

       “更不用说,我大明几次救朝.鲜于水火,李倧背信弃义,居然跟随建奴,对我大明动兵,供给粮食,助纣为虐,当真以为我中华可欺吗?”

       王泰的话让室内之人一时哑然,半晌,金集才开口。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,中华与朝.鲜乃是兄弟之邦,同文同种,建奴人面兽心,威逼利诱。朝.鲜弹丸之地,做下错事,时势使然尔。还望北王殿下保存朝.鲜皇室,让朝.鲜国祚绵延。”

       金集苦口婆心说完,和宋时烈几人一起肃拜。

       “金先生,宋先生,本王想问一下,你们是想要朝.鲜皇室,还是要朝.鲜百姓?”

       王泰微微有些不耐烦,但还是忍耐了下来。

       治理一新征之地,可不能仅仅是武力那么简单。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这是何意?”

       宋时烈懵懵懂懂,问了出来。

       “孟子曰,民为本,君为轻。朝.鲜皇室统治朝.鲜,皇室权贵骄奢淫逸、醉生梦死,朝.鲜百姓却是饥寒交迫、水深火热。我朝.鲜总.理衙门,乃是救民于水火,不是让他们继续过上苦日子的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指着东面的方向,冷冷一笑。

       “等灭了建奴,下一步就是日本,中华亦会解民倒悬,把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日本穷苦百姓解救出来,让日本也沐浴于我中华文化之下!”

       金集、宋时烈等一众朝.鲜臣子都是默不作声。中华统治朝.鲜,已是既成事实。他们这些人,又还能做些什么?

       李定国等军中将领,心中都是突突直跳。

       原来王泰的心中,已经有了全盘计划。

       “还求北王殿下,对我朝.鲜皇室网开一面。”

       宋时烈和金集等朝.鲜臣子,一起求情。

       “你们啊,当真是可笑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微微摇了摇头,让宋时烈一行人都是面红耳赤。

       “我中华泱泱大国,包容万物,又岂会如你等所言,如此不自信,小肚鸡肠?朝.鲜皇室只要不阴谋作乱,绝不会有事。即便是他们想从军从政,也不会有人阻挠,更不会有人敢加害他们。”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胸襟广阔,臣等惭愧之至!”

       金尚宪、金集、宋时烈等朝.鲜臣子一起行礼。

       “不用谢,只要大家好好做事,为朝.鲜百姓谋福祉就是了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指了指港口上的战船,此刻雨势已经大大减弱。

       “昭显世子三年前潜入中华,面见崇祯天子,意欲联合建奴,和大明朝廷一起对付本王,被崇祯帝打入天牢。昭显世子久病缠身,病逝于京城。中华文化讲究叶落归根,本王把他的骸骨也带来了,妥善安葬吧。”

       有高起潜和高名衡这些人在,还有他的岳母周皇后不时提醒,朝中的大小事务,王泰基本上都是了解。

       宋时烈等人都是目瞪口呆。原来昭显世子确实已经被建奴释放,没想到他昏了头,竟然想要联合大明朝廷,对王泰用兵。

       “昭显世子病患缠身,这个老夫早已经知道。没想到他……”

       金尚宪摇头叹息,说不出话来。

       他当时也关在沈阳,和朝.鲜皇室人质呆在一起,当然知道他们的身体情况。

       三年前,

       王泰还没有入主京师,昭显世子年轻,受建奴挑唆,他的所作所为,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。

       “建奴居心叵测,想挑起大明朝廷和北王之争,建奴从中取利。狼子野心,其心可诛啊!”

       宋时烈脸色微红,奋然发作了出来。

       “宋先生,死者为大,还是安排一下,让昭显世子早些入土为安吧。”

       王泰说完,环顾四周,眉头微微一皱。

       “听闻凤林大君回了汉城,怎么,他不愿意见北王吗?”

       凤林大君李淏,历史上的即朝.鲜孝宗,朝.鲜王朝第17任君主,李氏朝.鲜仁祖李倧的次子,丙子胡乱期间在江华岛被清军俘虏,与其兄昭显世子被押赴清朝为质。

       历史上昭显世子李罓病故,仁祖李倧遂立李淏为王世子,李淏任内酝酿“北伐论”,准备反清,但都不了了之。

       如今建奴困于关外,而明军占领朝.鲜,这位刚刚回国的凤林大君李淏,不知要做出怎样的选择?

       “仁宗刚刚安葬,凤林大君悲伤过度,身子不适,不能前来迎接北王殿下,殿下见谅。”

       金尚宪心惊肉跳,赶紧开口解释。

       “凤林大君是孝子,这本王知道。只希望他能看清楚形势,不要被建奴利用,坏了王师讨伐建奴的大业!”

       王泰郑重其事,宋时烈几人胆战心惊,赶紧纷纷发誓保证。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放心就是,绝不会横生枝节!”

       “凤林大君谦谦君子,岂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!”

       高名衡等官员看王泰轻描淡写,朝.鲜臣子恭恭敬敬,都是松了口气。

       朝.鲜,已经是中华的囊中之物了。

       “殿下,雨停了。”

       杨震过来,轻声细语。

       “宋大人、金大人,高大人巡抚朝.鲜,还需各位多多支持。诸位一起努力,让朝.鲜省的百姓,还有他们的子孙后代,都过上好日子吧!”

       王泰抓着高名衡和宋时烈的胳膊,满面笑容,向着屋外走去。

       凤林大君李淏等皇子未来迎接的事情,好像被他遗忘了。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!”

       “北王殿下万岁!”

       看到王泰等人出来,外面的士民们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,他们许多人浑身湿漉漉,却挥舞着日月旗,兴奋不已。

       看到王泰脱下披风,披在一个年轻朝.鲜汉子的身上,看到朝.鲜汉子脸色通红,受宠若惊,周围的朝.鲜士民们满脸兴奋,连连磕头,宋时烈等人都是恍然若失。

       朝.鲜士民之心,已是昭然若揭。

       朝.鲜皇室,难道真的是落花流水,无人问津了?

       “……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河出伏流,一泻汪.洋。潜龙腾渊,鳞爪飞扬。乳虎啸谷,百兽震惶。鹰隼试翼,风尘翕张。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。干将发硎,有作其芒。天戴其苍,地履其黄。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美哉我少年中国,与天不老!壮哉我中国少年,与国无疆!”

       身处于汉城同文学堂的大礼堂中,听到下面朝.鲜籍和汉籍子弟整齐的朗诵声,那一声声亲切的汉语,让坐在观摩席上的王泰,一时有些错觉。

       自己此时,不会是身处河南学堂吧?

       本来他还对朝.鲜的政局有些担心,来了一趟同文学堂,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。

       后路已定,是时候沙场鏖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