燧石宇航大学的校园里,学生们非常兴奋地看着这么多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大人物。

       “咱们校董真是牛批啊,学校现在是国际顶级安保状态吧?”

       “这不是废话吗?要是现在照着这里来一发,立刻atrix什么的。

       台上,顾松说道:“我知道这项技术,会受到很多的争议。在稍后,我会仔细讲一讲初衷。那么现在,有人愿意来尝试演示一下吗?并不复杂,坐在这里戴着一个头盔就好。”

       场面有些安静。

       这意味着,脑机接口可以读懂自己脑子里的意思,谁心里不别扭?怪不得他要说一句胆大的来。

       这是顾松过往的经历里,极少出现的冷场。就没有现场需要保持的安静礼仪,已经热烈地讨论开了。

       “读取大脑信号,控制智能设备?我的乖乖……”

       “如果仅仅是这样,顾大佬说什么会担心未来?现在能读取,将来可不可以写入?”

       “虚拟现实加上脑机接口,缸中之脑实锤了……我学霸男神岂不是要被看成邪恶科学家?”

       “我想起了改造人……靠,我得去补一波反乌托邦科幻电影。”

       “铳梦的世界,要来了!”

       “……”

       演讲现场,冷场并没有持续很久。

       人们显然只是因为处于震惊之中,对各种新技术的推崇者并不少。

       但顾松看到举着手的人,却很意外地看到了一个面孔。

       他笑了起来:“哈罗德先生,您也想试试?”

       “当然,我很感兴趣。”

       在他身旁,凯文有些着急却又克制着低声道:“哈罗德先生,万一他真的能读懂,那么‘沉默的一代’……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见顾松请他上台,一边整理着衣装一边说道:“不用读懂,他们也能推测得到。但这是阳谋,成与不成,全在于我们的后辈,和我们花钱的有效与否。”

       画面里,这个正在上台的老人,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伙。

       顾松还特地调侃说:“哈罗德·斯坦利先生,认识你的人不多,需要我帮你介绍一下吗?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走到了台上,气场确实不逊色多少,至少一点都不拘束。他笑着摇头说:“饶过我吧,我只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家伙而已。好吧好吧,我知道你是想证明我不是托,你用不着这样,谁会怀疑你不成?”

       他对着台下风趣地说:“你们只用知道,这个家伙让我亏了上千亿美元就够了。”

       一句话掀起满场惊叹。

       他说得轻描淡写,对顾松显然却是非常推崇的样子。

       片刻之后,外面已经出现了知情人忍不住爆出来的点点滴滴。

       esg阵营里最负盛名的那一批财团中,其中一个数百年家族的掌舵者!

       想到他所说的亏了上千亿美元,再联想到他在会场的姿态和esg如今的实质认输,不免让很多有心人感叹不已。

       一个财团里一个家族亏了上千亿,整个esg阵营里的全部资本呢?

       这就是顾松所引起的变化的现实意义。

       眼前的场景,颇有一些戏剧性。

       顾松摇头笑道:“您介绍得太夸张了,我旗下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,可没让您亏掉。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哈哈大笑,这没办法,这就是手里有资本的好处。

       在如今这种规则下,顾松只要有大量的资金需求,上市融资终归是一个好手段。哪怕是在华国上市,以他们在金融市场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,还不能跟着分一杯羹?

       两人简单几句,已经有人推了一个支架过来,上面放着一个连着一根很粗线缆的头盔。

       顾松说道:“实验室原型,还很粗糙,仅仅演示一下。”

       在他的示意之下,哈罗德将头盔戴了上去,然后歪了歪头调侃道:“并不重,我这个老家伙并没有觉得不舒适。”

       顾松笑道:“您这样说,倒真的有点像是托了。好了,我们把画面切换到实验室那边吧。实验室在1.6公里之外的燧石宇航大学燧石研究院武湖分院,实验室里有一个纯粹依靠这个头盔读取到的信息,经过识别之后发出指令的机器人。我准备了一个特别的任务,哈罗德先生,要不要试试钻木取火?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夸张地发出一声惊叹:“顾先生,寓意深远啊。”

       顾松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:“哈罗德先生把头盔上的显示遮罩放下来,就可以切换到实验室里机器人的第一视角了。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嘴上开玩笑,但实质上是很认真的。

       放下显示遮罩,他开始认真的想要完成这个动作。

       而看到实验室中的环境之后,哈罗德下意识地就想先迈脚。

       然后他忽然在台上踉跄了一下,就听到耳旁传来惊呼声。

       顾松带着笑意的声音也响了起来:“哈罗德先生,您只用站在原地不动,用您的大脑去想就够了。您看,试验台上的硬木棒,不是已经被机器人拿在手上了吗?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看着显示头盔里的样子,嘴里感慨地说道:“这太惊人了。”

       事实上,台下的惊呼也是因为,反应似乎超出大家预期,非常灵敏。

       他们看到哈罗德像是要抬脚走过去,但画面里,机器人早已开始用轮子移动,然后取到了硬木棒。

       这中间简单吗?

       不。

       如果真的是通过大脑指令进行的,那这个过程经历了什么?

       哈罗德大脑中“先把硬木棒拿起来”这个念头所产生的脑神经信号被捕捉、采集到了,然后处理系统需要分析出这个指令,并把它分解成为具体的指令,传达到机器人的控制中枢。

       这些指令,包含让机器人的动力装置启动,驱动轮子往指定的方向前进,经过精确的加速、减速过程停在合适的位置。而后,机械臂需要根据现场各个物体的位置信息,精确地“指向”硬木棒,将它拿到手上。

       关键是……这一连串的动作,似乎比哈罗德自己的腿和手还要快。

       这些,就是会场里,和会场外,一些懂技术的人感受到的。

       他们没办法控制住自己,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。

       哈罗德稳定了一下心神,继续尝试。

       钻木取火,听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事。

       但机器人取到了硬木棒之后,要对准桌上的软木枕,并且在摩擦点旁边放上一些易燃的树叶。

       很多人分析了一下原理之后,就都觉得,事情恐怕不会很顺利。

       硬木棒和软木枕接触的角度和力度如何?

       钻木的时候,硬木棒的转速要怎么控制?

       如果不顺利,要怎么调整角度和力度?

       ……

       然而,让所有人都很惊讶的是,哈罗德很快完成了这个任务。

       顾松带头鼓起掌说:“哈罗德先生,您很擅长钻木取火啊。哦对了,可以把头盔拿下来来了。”

       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哈罗德头上的头盔被取了下来然后推走。

       他有些意味莫名地转头看着那个头盔,然后又看着大屏幕上还在燃烧的树叶和静止在一旁的机器人。

       “很多年前受到的生存教育告诉我,钻木取火……不应该这么顺利才对。”哈罗德不解地说道。

       “讲解会很长,要不,哈罗德先生先回到座位上吧。”

       哈罗德点了点头,才举步下台。

       台下,响起了一阵掌声。

       顾松看他重新坐了下来,才说道:“钻木取火当然不简单。我们的祖先经过几万年,才知道火的作用。经过了几千年,才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巧,在很多年里,这个技巧都是当时的核心科技之一。又经过了千百年,他们才掌握了更有效的取火办法,比如火折子、火石、火镰。”

       顾松转过身,指着屏幕里的那个机器人,然后笑着说:“现在,人类历史上最昂贵、最复杂、最精密、技术含量最高的取火办法诞生了:一个由人的意识控制的钻木取火机器人。”

       台下愕然。

       顾松叹道:“我为什么让哈罗德先生用钻木取火来演示?因为我们只有这一个演示项目。这个史上最先进的钻木取火研究项目有点傻,是不是?”

       台下爆笑。